以野牛草为试材,在颖苞解剖结构观察以及吸胀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剥除颖苞后的0.2%KNO3低温预处理和GA3、乙烯利两种激素前处理。前处理后在80℃恒温和30~10℃变温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及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野牛草种子是综合休眠型;聚合颖苞的吸水通常在置床后72小时只能达到颖果干重的26%,而剥去颖苞的颖果在置床后34小时吸水量可达该种子萌发水分含量的下限即40%;连种单位中的颖果之间没有相互抑制作用,各自的休眠与萌发是独立的。在0.2%KNO3溶液中预冷一周,然后在10~30℃变温条件下萌发,其发芽率可达85%。150mp/L的GA3外源激素处理可以代替KNO3冷冻预处理。种子萌发过程中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