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资上升对劳动者的激励与就业——一个有别于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就业模型

被引:9
作者
杨俊青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
工资上升; 就业模型; 就业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1.4 [劳动就业与失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认为,凯恩斯在货币工资富有刚性的假设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的理论,只能在短期有效。于是提出工资上升一就业模型,即通过提高货币工资达到使劳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率,增大厂商用于生产和经营的资本量。在用于生产和经营的资本数量的增加会提高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下解决就业问题,则会长期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96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西方经济学.[M].孙建中;杨俊青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二元经济论.[M].(美)刘易斯(Lewis;W;A.)著;施 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