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脾关系物质基础的实验观察——肾虚、脾虚形成与转化机理探讨

被引:12
作者
孙爱华
李津婴
张锦方
郑尊
奚建华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
[2]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
[3] 第二军医大学电镜室
[4] 第二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 上海
[5] 上海
关键词
脾虚/病理生理学; 肾虚/病理生理学;
D O I
10.13288/j.11-2166/r.1998.01.029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动物均未出现肾虚或脾虚,贫血对照组大鼠近1/3的动物先后出现脾虚,但无肾虚证形成;而在缺铁组大鼠中,实验17天后即见肾虚证形成,许多大鼠先后出现脾虚,其中近43%的动物由脾虚转化为肾虚或脾肾两虚。缺铁大鼠脾虚证与贫血对照组脾虚证的差异在于前者血清铁含量显著低于后者,而肾虚、脾肾两虚大鼠的血清铁更低于脾虚见证者。缺铁诱发肾虚时,红细胞膜蛋白的异常更为明显。结论:铁可能是肾与脾关系至关重要的生化物质基础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4 +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