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结构空间特征
被引:19
作者:
张艳红
[1
]
邓伟
[2
]
张树文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生境结构;
空间特征分析;
丹顶鹤;
向海自然保护区;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丹顶鹤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禽类,是向海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丹顶鹤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丹顶鹤的天然家园-沼泽湿地发生退化,其生存受到威胁,丹顶鹤的数量波动变化较大。为了有效地保护丹顶鹤有必要详细了解和掌握其生境结构的空间特征和变化特点,以了解丹顶鹤的生境动态。在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空间结构特征从景观特征、生境斑块空间关系和生境破碎化3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景观斑块面积、周长、斑块大小以及斑块密度等描述保护区景观格局基本特征。利用斑块的邻接边界长度和斑块间隙指数分析丹顶鹤生境———沼泽斑块的空间邻接关系和聚集程度,数据表明沼泽斑块与人类活动频繁的耕地邻接较为紧密,而自身的间隙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明显增大趋势。分析了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活动影响所造成的丹顶鹤生境斑块的空间破碎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沼泽生境自身条件的限制,研究区内物理性破碎化减少的生境面积为2039.6 hm2,人为破碎化(居民地和道路)减少的生境面积为3845.1 hm2,这样研究区内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为13680.1 hm2,可见人类活动对丹顶鹤生境影响很大。研究为保护区内丹顶鹤物种的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725 / 373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