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损伤兔主动脉后核因子-κB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14
作者
李建军
李庚山
黄从新
江洪
许家俐
唐其柱
夏豪
王晶
机构
[1] 武汉大学亚太医院暨湖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省武汉市
[2] 武汉大学亚太医院暨湖北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球囊损伤; 肌,平滑,血管; 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为探讨经皮球囊损伤兔主动脉内膜后血管组织中核因子 -κB活性的动态变化 ,选日本大白兔 18只 ,经股动脉插入 4FForgarty导管至主动脉 ,充盈球囊 ,回拖球囊至髂总动脉 ,反复 3次 ,复制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的动物模型。于损伤后 0、12、2 4、48和 72h处死动物 ,提取腹主动脉壁组织胞核蛋白 ,电泳流动漂移技术检测核因子 -κB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正常主动脉组织中无明显的核因子 -κB激活现象 ,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后即刻在血管组织有一定水平的核因子 -κB激活 ,12h达高峰 ,持续 48h ,72h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密度扫描结果提示 ,核因子 -κB活性于球囊损伤内膜后 12h时较对照 (内膜损伤后即刻 )增高 3.7倍 ,2 4h增加 2 .5倍 ,48h增加 1.4倍 ,72h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提示球囊损伤兔主动脉内膜后血管组织中核因子 -κB活性异常激活 ,可能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启动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核因子-κB与冠心病的关系 [J].
李建军 ;
李庚山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 (04) :212-214
[2]  
The restenosis paradigm revisited: an alternative proposal for cellular mechanisms .2 Schwartz RS,Holmes DR,Topol EJ,et al. J Am Coll Cardiol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