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景观地质成景作用

被引:5
作者
黄义忠
杨世瑜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
关键词
三江并流带; 丹霞地貌; 地质成景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对比了三江并流带黎明、罗古箐、石宝山三个丹霞地貌发育地区的景观特征 ,从地质学与岩石学的角度分析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地质条件 ,探讨景观的地质成景作用 ,总结景观的成景过程。研究认为 ,三江并流带丹霞地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 ,岩性和构造差异是不同丹霞地貌景观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 ;峰林景观差异因岩层厚度、节理发育程度、交错层理不同而不同 ;丹霞峰林或赤壁上的“变色瀑布”是裂面或层面之间岩层水渗出沿壁下淌的结果 ;龟裂纹景观形成严格受岩性和节理构造控制 ,其发育经过了成景初期、成景中期、成景晚期三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丹霞地貌特征及其旅游资源 [J].
吕惠进 .
浙江地质, 2001, (02) :66-73
[2]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 [J].
朱诚 ;
俞锦标 ;
赵宁曦 ;
李刚 ;
吴承照 .
地理学报, 2000, (06) :679-688
[3]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J].
彭华 .
地理科学, 2000, (03) :203-211
[4]   丹霞地貌、土林地貌与旅游开发 [J].
明庆忠 ;
刘丽娜 ;
李春茂 ;
王嘉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63-68
[5]   粤北丹霞地貌三名山 [J].
杨志坚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8, (01) :82-91
[6]   良山丹霞地貌风景区的地质简况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J].
肖自心,汤国雄,邹文发 .
湖南地质, 1996, (01)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