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抗虫棉各器官毒蛋白的含量及表达

被引:42
作者
王保民
李召虎
李斌
田晓莉
段留生
翟志席
何钟佩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转Bt棉花; 毒蛋白; 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转Bt毒蛋白基因抗虫棉(Gossypiumhirsutum L.)中棉所30为实验材料,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植株Bt毒蛋白含量,研究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中棉所30不同器官中Bt毒蛋白含量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不同器官中的Bt毒蛋白含量存在着明显差异,叶片中的Bt毒蛋白含量远远高于蕾、花、铃,而蕾、花、铃中的含量差异不大。主茎叶片中(07-19标记)Bt毒蛋白含量在叶片展开后0~28d随叶龄增大而升高,28~48d含量比较稳定。果枝叶中Bt 毒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主茎叶基本相同,种子和铃壳在花后20d时Bt毒蛋白含量最低,前期和后期差别较小。在不同生育阶段,相同发育期的叶、蕾、花、铃毒蛋白的表达并未出现明显的前期高、后期低或者峰谷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转Bt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免疫学方法测定 [J].
张小四 ;
李松岗 ;
许崇任 ;
赵建周 ;
赵奎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477-484
[2]   我国转Bt抗虫基因棉杀虫活性的时间与空间动态分析 [J].
赵奎军 ;
赵建周 ;
范贤林 ;
芮昌辉 ;
梅向东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1) :49-52
[3]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性的时空动态 [J].
崔金杰 ;
夏敬源 .
棉花学报, 1999, (03) :30-35
[4]   转Bt基因抗虫棉R19品系的棉铃虫抗性表现及抗虫性遗传研究 [J].
唐灿明 ;
朱协飞 ;
张天真 ;
潘家驹 ;
陈安丰 ;
沈晋良 ;
孟凤霞 ;
周威君 ;
高丛芬 ;
吴益东 ;
陈进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2) :94-100
[5]   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鉴定 [J].
束春娥 ;
柏立新 ;
孙以文 ;
孙洪武 ;
黄骏麒 ;
倪万潮 ;
吴敬音 ;
张震林 ;
束春娥 .
江苏农业学报, 1997, (01) :23-27
[6]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 [J].
董双林,汪若海,马丽华,钟昌珍 .
棉花学报, 199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