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近地面紫外辐射UV-B强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评估

被引:18
作者
王传海
郑有飞
何都良
吴芳芳
代华兵
机构
[1]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近地面紫外辐射; UV-B; 小麦;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3 [作物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降低目前南京地区近地面紫外UV-B辐射强度15.3%的条件下,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的生长及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目前近地面紫外UV-B辐射强度,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均显著增加,而叶片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结果还表明,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降低目前近地面紫外UV-B辐射强度,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也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拔节—齐穗期>齐穗—成熟期>苗期。说明目前南京地区近地面紫外UV-B辐射强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已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小麦拔节—孕穗期是对UV-B辐射的敏感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紫外辐射增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王传海 ;
郑有飞 ;
万长建 ;
张富存 ;
宋玉芝 ;
魏永林 .
中国农业气象, 2001, (04) :19-21+32
[2]   紫外线UV-B增加对小麦开花及结实率的影响 [J].
王传海 ;
郑有飞 ;
万长建 ;
张富存 ;
李向军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4) :221-223
[3]   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李元 ;
王勋陵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5) :58-63
[4]   作物对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的生物效应及其评估 [J].
郑有飞 ;
杨志敏 ;
颜景义 ;
万长建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