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

被引:7
作者
韩素梅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告系
关键词
玉树地震; 人民日报; 认同建构; 民族; 权利主体; 传播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民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新闻传播体现了国家、民族一体化的宣传话语和媒介空间;而一体化的国家、民族也构成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空间。此种空间的建构通过语言表述、报道对象的数量、评论、话语组接等方式达成。值得注意的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国家党政宣传强调了认同的同一性而淡化了身份及认同的差异性。同时,新闻表述多次出现"人民"、"公民"等指称,既体现了基于中华血缘的国家文化认同也体现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可。与汶川地震的互文式表述以及上海世博等的语境衔接不仅在时间上构筑了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血脉,也在空间层面构筑了国家民族的全球坐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110 +110-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失语,不乱语!”——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谢国明谈扩版 [J].
赵允芳 .
传媒观察, 2010, (01) :11-13
[2]   新闻传播和社会参与在灾难中的良性互动 [J].
吴镇峰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 (07) :67-68
[3]  
中国传播学评论.[M].孙玮;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王晓路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想象的共同体.[M].(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7]  
媒体文化.[M].(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
[8]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9]  
表征.[M].(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编;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费孝通等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