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沙丘降雨入渗和再分配过程

被引:58
作者
刘新平
张铜会
赵哈林
岳广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
关键词
流动沙丘; 土壤水分; 降雨入渗; 蒸发; 再分配;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野外监测和模拟降雨试验对流动沙丘降雨入渗补给、再分配过程和蒸发消耗几个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0~200cm深度土壤层特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0~20cm为表层干沙层;20~140cm为降雨影响变化层;140cm以下为深部稳定层。土壤入渗速率受降雨强度的控制,强度大,入渗也大,入渗深度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湿润锋迁移速率在降雨开始较小,而后逐渐增大,达到峰值之后,又随时间而降低,最后趋于稳定。13.4mm的降雨是无效降水和补给地下水的分界点;≥20mm的降雨可使蒸发层土壤在再分配结束后达到最小持水量;≥50mm的降雨通过土壤水分的再分配可以使120cm深度土壤水分达到饱和持水量,进而下层进行饱和排水入渗。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降雨条件下坡地水分转化特征实验研究
    李裕元
    邵明安
    [J]. 水利学报, 2004, (04) : 48 - 53
  • [2]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人工植被区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规律研究
    王新平
    李新荣
    康尔泗
    张景光
    周海燕
    杨诗秀
    雷志栋
    [J]. 生态学报, 2003, (06) : 1234 - 1241
  • [3] 沙坡头地区固沙植被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李新荣
    马凤云
    龙立群
    贾晓红
    [J]. 中国沙漠, 2001, (03) : 3 - 8
  • [4] 土壤水研究进展与评述
    雷志栋
    胡和平
    杨诗秀
    [J]. 水科学进展, 1999, (03) : 311 - 318
  • [5] 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冯起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1999, (02) : 225 - 236
  • [6] 用人工降雨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规律
    冯绍元
    丁跃元
    姚彬
    [J]. 水利学报, 1998, (11) : 3 - 5
  • [7] 天然降雨条件下坡地水量转化的动力学模式及其应用
    张书函
    康绍忠
    蔡焕杰
    聂光镛
    [J]. 水利学报, 1998, (04) : 3 - 5
  • [8] 沙地降雨入渗水分动态
    刘元波,陈荷生,高前兆,黄子琛,杨诗秀,雷志栋
    [J]. 中国沙漠, 1995, (02) : 143 - 150
  • [9] 生态水文学[M]. - 海洋出版社 , (英)AndrewJ.Baird,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