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与肝组织病理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35
作者
邹正升
辛绍杰
李保森
赵景民
刘志国
毛远丽
邢汉前
沈宏辉
齐心
陈德永
陈菊梅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科,解放军第医院感染三
关键词
肝炎病毒学; 胆碱酯酶类; 白蛋白类; 凝血酶原; 肝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速率法 ,测定 135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动力及白蛋白 ,同时采用比浊法测定他们的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 在慢性肝炎轻度至中度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较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的百分率更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随着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 ,各项指标均逐渐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0 1;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各项指标均逐渐下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0 1;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彼此间相关系数为 0 72 0~ 0 778(P均 <0 0 0 1)。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较白蛋白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和储备功能 ,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 ,它们均与肝脏的病理损害呈明显的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高寿征主编;.北京出版社.1993,
[2]   肝病776例胆碱酯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J].
许建新 ;
齐为民 ;
刘茂贤 ;
吴晟 .
陕西医学杂志, 1997, (02)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