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败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9
作者
黄龙 [1 ]
张如松 [2 ]
王彩芳 [3 ]
张善飞 [1 ]
机构
[1]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研究所
[2]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系
[3] 郑州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白花败酱; 抗肿瘤活性; 化学成分;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7.04.015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在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的指导下,利用溶剂萃取后硅胶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FAB-MS、1H NMR1、3CNMR)鉴定结构。结果: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熊果酸(Ⅰ)、β-谷甾醇(Ⅱ)、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Ⅲ)、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6-1)-α-L-鼠李糖苷(Ⅳ)和Patrinalloside(Ⅴ)。体外抗肿瘤试验显示,熊果酸对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作用,其IC50=15μg/ml。结论:除化合物Ⅱ外,其它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到;熊果酸对乳腺癌细胞株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J].
彭金咏 ;
范国荣 ;
吴玉田 .
中药材, 2005, (10) :24-25
[2]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J].
戴胜军 ;
陈若芸 ;
于德泉 .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01) :48-51
[3]   软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J].
石钺 ;
王慧丽 ;
马冰如 .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01) :36-38+64
[4]  
龚运淮 编著.天然有机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