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状况看吏役制的形成与演变——读《嘉禾吏民田家莂》札记

被引:13
作者
高敏
机构
[1] 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河南郑州
关键词
州吏; 郡吏; 县吏; 军吏; 诸吏; 吏役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 ,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 ,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 ,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 ,认为“吏役”制确立于三国时期。但是 ,此制究竟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却因史料缺乏而无以知其详。通过嘉禾四年、五年《吏民田家艹别 》中“诸吏”的状况与孙休永安元年十一月诏中“诸吏”的比较 ,可以探知“吏役”制从“吏役”制的初期形态到典型形态的演变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吏民田家莂》中所见“馀力田”、“常限”田等名称的涵义试析——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三[J]. 高敏.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5)
[2]  
论《吏民田家莂》的契约与凭证二重性及其意义——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二[J]. 高敏.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3]  
秦汉史论集[M]. 中州书画社 , 高敏著, 1982
[4]  
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唐长孺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