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准噶尔盆地黑油山地区油砂成矿模式及分布
被引:8
作者:
赵群
[1
]
王红岩
[1
,2
]
刘人和
[1
]
拜文华
[1
]
张晓伟
[1
]
杨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北京大学工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砂;
油气藏形成;
烃源岩;
断层;
运移;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具有丰富的烃源岩。通过对该区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油砂的成矿模式:①多期的构造活动使烃源岩多期生烃;②三期构造活动、三个阶段的成矿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通道,使原油远距离运移;③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使盆地边缘抬升,经受剥蚀,油层出露地表,轻质油逸散形成了现今的油砂资源。该区的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原油运移通道附近。区内油砂总资源量为1.8825×108t,其中可采资源量达1.2603×108t,黑油山背斜附近是油砂资源勘探的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150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