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黑油山地区油砂成矿模式及分布

被引:8
作者
赵群 [1 ]
王红岩 [1 ,2 ]
刘人和 [1 ]
拜文华 [1 ]
张晓伟 [1 ]
杨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北京大学工学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砂; 油气藏形成; 烃源岩; 断层; 运移;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条件复杂,具有丰富的烃源岩。通过对该区油源和运移通道的分析研究,得出该区油砂的成矿模式:①多期的构造活动使烃源岩多期生烃;②三期构造活动、三个阶段的成矿过程,形成了大量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通道,使原油远距离运移;③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使盆地边缘抬升,经受剥蚀,油层出露地表,轻质油逸散形成了现今的油砂资源。该区的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原油运移通道附近。区内油砂总资源量为1.8825×108t,其中可采资源量达1.2603×108t,黑油山背斜附近是油砂资源勘探的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150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扇体形成演化与扇体油气藏勘探 [J].
蔚远江 ;
李德生 ;
胡素云 ;
雷振宇 ;
何登发 .
地球学报, 2007, (01) :62-71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地质特征 [J].
吕锡敏 ;
谭开俊 ;
姚清洲 ;
任培罡 ;
魏东涛 ;
尹路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708-710+722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演化的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J].
曹剑 ;
胡文瑄 ;
姚素平 ;
张义杰 ;
王绪龙 ;
张越迁 ;
唐勇 .
地质论评, 2006, (05) :700-707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西向横断裂与油气成藏 [J].
陶国亮 ;
胡文瑄 ;
张义杰 ;
曹剑 ;
张越迁 ;
高小康 .
石油学报, 2006, (04) :23-28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生代油砂分布特征及开发前景 [J].
臧春艳 ;
单玄龙 ;
李剑 ;
王清斌 ;
张慧杰 ;
姚萍 .
世界地质, 2006, (01) :49-53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藏保存及破坏定量研究 [J].
吴元燕 ;
平俊彪 ;
吕修祥 ;
徐佑得 ;
付建林 .
石油学报, 2002, (06) :2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