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70
作者
:
郝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
郝琦
机构
:
[1]
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
来源
:
煤炭学报
|
1987年
/ 04期
关键词
:
显微孔隙;
显微组分;
煤素质;
镜质体;
气孔;
图版;
晶间孔;
丝质体;
成因探讨;
形态特征;
D O I
:
10.13225/j.cnki.jccs.1987.04.006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笔者采用电子扫描技术,对各煤化阶段煤的显微孔隙做了系统研究,观察到不同牌号煤和煤的各种显微组分中均有气孔发育。从气孔的形态特征充分证明它们是成煤过程中伴随有大量气体逸出而留下的孔洞。煤中显微孔隙按成因可分为气孔、植物组织孔、溶蚀孔、矿物铸模孔、晶间孔、原生粒间孔以及内生裂隙、构造裂隙等。这项研究对探讨煤层的生气机理、储气性能及其运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97 +97-1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