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机理和条件

被引:8
作者
鲍俊丹
吴雄平
张妹婷
梁东丽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亚硝态氮; 石灰性土壤; 氮肥; 土壤温度;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6.010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的】探讨石灰性土壤中亚硝态氮的累积机理和条件,为氮素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氮肥种类、氮肥用量、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对土壤亚硝态氮产生和累积的影响。【结果】在培养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WHC)的60%,温度为25℃),硝态氮肥处理的土壤中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3种铵态氮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亚硝态氮累积,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依次为硫酸铵>尿素>硝酸铵;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硝化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培养温度为45℃时,土壤亚硝态氮含量最小;培养温度为25℃和35℃时,土壤亚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小,且均高于45℃时。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总量与氮肥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亚硝态氮最大含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出现在硝化作用5~10 d后。【结论】在该试验培养条件下,硝化过程是石灰性土壤亚硝态氮的来源,土壤亚硝态氮累积量随氮肥施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最适宜累积的温度为25℃。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 [J].
田建强 .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08, (03) :42-44
[2]   三种氨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硝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J].
张国桢 ;
李世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177-182+211
[3]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梁东丽 ;
方日尧 ;
李生秀 ;
Ove Emteryd ;
张兴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67-72
[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刘义 ;
陈劲松 ;
刘庆 ;
陈林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6, (02) :36-41
[5]   灰泥土中不同氮肥品种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量的差异 [J].
丁洪 ;
王跃思 ;
项虹艳 ;
李卫华 .
生态环境, 2004, (04) :643-645
[6]   不同肥土比对NO3--N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J].
王曙光 ;
侯彦林 ;
郭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48-151
[7]   灌淤土施氮后土壤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J].
储燕宁 ;
孙权 ;
于大华 ;
牛艳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4) :31-34+58
[8]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张树兰 ;
杨学云 ;
吕殿青 ;
同延安 .
生态学报, 2002, (12) :2147-2153
[9]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J].
黄绍文 ;
金继运 .
土壤肥料, 2002, (01) :8-14
[10]   土壤硝化作用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研究 [J].
冉炜 ;
沈其荣 ;
郑金伟 ;
曹志洪 .
土壤学报, 2000, (04) :47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