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被引:47
作者
盖钧镒
汪越胜
张孟臣
王继安
常汝镇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2] 南京
[3] 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石家庄
[4]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哈尔滨
[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大豆; 熟期组; 标准品种; 地理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北美 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 4 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 2 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 1)将我国大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 0 0 0~ 共 12个熟期组 ,未发现熟期组 品种 ;( 2 )按同一熟期组品种生育前期变异的地理分布 ,0~ 熟期组内各划分为秦岭淮河线以北亚组与秦岭淮河线以南亚组 ,因此将我国大豆品种进一步划分为熟期组 0 0 0、 0 0、 0 1、 0 2 、 1、 2 … 共 12组 16种熟期类型 ;( 3)揭示我国大豆熟期组依品种生态区地理分布特点 ;( 4 )提出我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归属的鉴定方法和各地鉴定的标准品种名录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 [J].
郝耕 ;
陈杏娟 ;
卜慕华 .
作物学报, 1992, (04) :275-281
[2]   我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生态特性研究 [J].
任全兴 ;
盖钧镒 ;
马育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5) :23-28
[3]   中国栽培大豆品种的生态分类研究 [J].
王国勋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1, (03) :39-46
[4]  
东北大豆种质资源拓宽与改良. 汪越胜,盖钧镒,马育华.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