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贸易隐含污染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9
作者
刘巧玲 [1 ]
王奇 [2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北京大学珠海生态文明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隐含污染; 省际贸易; EEBT; MRIO;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6.10.002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2 ;
摘要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关联密切、贸易增长快速,国内贸易中隐含污染核算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种省际贸易隐含污染核算方法,包括基于双边贸易总量方法(EEBT)和地区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MRIO);运用两种方法对2002年和2007年我国30个省市间贸易隐含SO2流动情况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EEBT方法对省际贸易隐含污染的核算结果比MRIO方法核算结果高约18.87%32.88%,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省际之间双边贸易产品不完全为调入地的最终消费,其中的部分产品通过进入中间生产环节供国内其他地区消费或国际出口;并进一步对差异的地区分布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对协调我国区域之间污染或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2007年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理论与实践.[M].刘卫东; 陈杰; 唐志鹏; 刘红光; 韩丹; 李方一; 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环境经济与政策.[M].李善同;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3]  
200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M].李善同; 彭志龙;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China’s provincial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provincial trade.[J].Ju’e Guo;Zengkai Zhang;Lei Meng.Energy Policy.2011,
[5]  
The carbon content of Japan–US trade.[J].Frank Ackerman;Masanobu Ishikawa;Mikio Suga.Energy Policy.2007, 9
[6]  
Assessment of regional trade and virtual water flows in China.[J].Dabo Guan;Klaus Hubacek.Ecological Economics.2006, 1
[7]  
Examin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gional consumption activities — Part 2: Review of input–output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embodied in trade.[J].Thomas Wiedmann;Manfred Lenzen;Karen Turner;John Barrett.Ecological Economics.2006, 1
[8]  
Determining the trade–environment composition effect: the role of capital;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J].Matthew A. Cole;Robert J.R. Elliot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3, 3
[9]   贸易的本地偏好之谜:中国悖论与实证分析 [J].
张少军 .
管理世界, 2013, (11) :39-49
[10]   中国地区间贸易隐含CO测算 [J].
潘元鸽 ;
潘文卿 ;
吴添 .
统计研究, 2013, 30 (09)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