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居民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被引:7
作者
汪雁
慈勤英
机构
[1] 华中理工大学
[2] 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 430074
[3] 武汉 430074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 理念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为: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从地方志看清代直隶的慈善事业 [J].
刘瑞芳 ;
郭文明 .
社会学研究, 1998, (05) :24-29
[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 [J].
王卫平 .
社会学研究, 1998, (01) :8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