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Sangshuania是真核藻类还是遗迹化石?
被引:18
作者
:
阎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系
阎玉忠
刘志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系
刘志礼
机构
: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大学生物系
来源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1998年
/ 01期
关键词
:
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宏体化石,印痕,氨基酸外消旋作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13.85, [];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70903 ;
摘要
:
本文论述了产于蓟县高于庄组的盘绕带状宏观化石SangshuaniaDu,1986应是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其依据是:1)化石产于岩层内,而非层面上,有三维空间分布。2)化石多见于风化层内,许多风化产物使印痕轮廓清晰,而接近新鲜岩层则反差微弱。3)化石体系痕迹而非碳质膜,有机质成分也低,多为左型氨基酸,未形成对映异构体,受地表风化影响严重。4)化石体盘绕状,以顺时针展开为主,是动物行为习性的反映。5)局部见有横节是蠕动的遗迹,为此建新组合遗迹种Helminthoidichnitessangshuanensis,14亿年动物遗迹的确认,为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