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40
作者
吴小奇 [1 ,2 ]
黄士鹏 [1 ]
廖凤蓉 [1 ]
李振生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3]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侏罗系; 煤成气; 碳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为须家河组自生自储气藏和上覆侏罗系次生气藏提供气源。须家河组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气区,侏罗系气藏主要分布在川西气区。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为典型热成因气,表现出腐殖型气的特点。整体上看侏罗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与须家河组天然气基本一致,须家河组煤成气碳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自下而上逐渐变轻的趋势;侏罗系各层天然气则由于来源不尽相同而碳同位素组成规律性不明显,但具有近源聚集的特点。横向上川西气区南部烷烃气δ13C值大于北部,且均明显大于川中和川南气区的值。须家河组和侏罗系中少许气样发生了碳同位素的倒转,主要是受同源不同期气混合的影响。油型气的混合不仅使得川中气区部分煤成气气样δ13C值偏小,而且导致部分气样发生碳同位素的倒转。图9表1参32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 [J].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264-279
[2]   川西坳陷中段新场地区天然气研究及气源对比 [J].
田军 ;
沈忠民 ;
吕正祥 ;
罗小平 .
四川地质学报, 2009, 29 (01) :20-23
[3]   川西坳陷侏罗系天然气气源对比研究 [J].
沈忠民 ;
刘涛 ;
吕正祥 ;
刘四兵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 (04) :577-582
[4]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J].
肖芝华 ;
谢增业 ;
李志生 ;
马成华 .
地球化学, 2008, (03) :245-250
[5]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李云 ;
时志强 .
岩性油气藏, 2008, (01) :27-32
[6]   邛西地区邛西构造须二段气藏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连通性研究 [J].
王顺玉 ;
明巧 ;
黄羚 ;
钟家国 ;
杨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6) :789-792
[7]   川中广安气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分析 [J].
李登华 ;
李伟 ;
汪泽成 ;
杨家静 .
中国地质, 2007, (05) :829-836
[8]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探讨 [J].
陈义才 ;
郭贵安 ;
蒋裕强 ;
赵俊兴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737-742
[9]   川西前陆盆地次生气藏天然气来源追踪 [J].
秦胜飞 ;
戴金星 ;
王兰生 .
地球化学, 2007, (04) :368-374
[10]   川西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 [J].
秦胜飞 ;
陶士振 ;
涂涛 ;
魏小薇 ;
宋明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34-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