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占礼
邵明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2] 不详
[3]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第二副区; 山坡地; 土壤侵蚀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特征以往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该区山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为降雨、地形及土地利用。(2)该区山坡地土壤侵蚀主要类型为水蚀,主要方式为溅蚀、片蚀、细沟及浅沟侵蚀。(3)该区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8373t/km2,其中以坡度大于25°的耕地和植被盖度小于10%的荒草地侵蚀强度最大,年侵蚀模数为18000t/km2,坡度为15~25°的耕地及植被盖度为10%~30%的林草地年侵蚀模数分别为15000t/km2和12000t/km2。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97 +9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永宗等著, 1988
[2]   降雨因素和坡度对片蚀影响的研究 [J].
刘志,江忠善 .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6) :19-22+61
[3]   单次暴雨小流域产流产沙分布的定量研究 [J].
王玉宽 ;
周佩华 .
水土保持学报, 1992, (03) :36-41
[4]   略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减沙效益问题 [J].
周佩华 .
水土保持通报, 1991, (02) :1-3+38
[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价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研究 [J].
江忠善,王志强,刘志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6, (02) :84-97
[6]   黄土高原坡面降雨产流过程的试验分析 [J].
王玉宽 ;
王占礼 ;
周佩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1, (02) :25-31
[7]   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土壤侵蚀类型遥感制图 [J].
武春龙 ;
江忠善 ;
郑世清 .
水土保持通报, 1990, (04) :6-12+19
[8]   根据植被估算黄土高原的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以安塞县为例 [J].
贾绍凤 .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04) :25-32
[9]  
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余存祖主编, 1992
[10]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专题地图集[M]. 测绘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