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

被引:38
作者
刘燕
周庆行
机构
[1] 重庆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重庆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重庆,重庆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地方政府; 农民; 制度缺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运用公共经济学中中央政府与地方职能划分的原则、土地竞租原理和产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退耕还林中地方政府和农民承担的成本和收益损失。认为中央政府在退耕还林中忽视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不仅对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中的生态贡献补偿不足,而且加重了地方政府的工作负担和财政负担,对地方政府缺乏激励;对农民的补偿较之于其在退耕还林中承担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林业经营的巨大风险,现有补偿数量不足,时间短;林地承包经营权限制性强、缺乏可交易性又使产权激励功能弱化。退耕还林要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返弹”的目标,必须加大对退耕还林地区地方政府和农民补偿额度,并建立长期、稳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 [J].
王小龙 .
经济研究, 2004, (04) :107-116
[2]   退耕还林政策的经济理论分析 [J].
温亚利 ;
陈丽荣 .
林业经济, 2003, (09) :32-34
[3]   中国退耕还林的微观投资激励与政策的持续性 [J].
蒋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8) :30-36
[4]   退耕还林政策的产权经济学分析与优化构想 [J].
王万山 ;
廖卫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2) :19-26
[5]   从“退耕还林”和“禁伐”政策的实施看对农民利益的补偿 [J].
汪小勤 ;
黎萍 .
改革, 2001, (03) :106-110
[6]   为什么中国的许多林地不长树? [J].
张道卫 .
管理世界, 2001, (03) :141-146
[7]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 [J].
张殿发 ;
张祥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03) :11-13
[8]  
公共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恒学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