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芝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12
作者
浦跃武
熊冬生
黎慧瑜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 广州铁路中心医院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樟芝; 人工培育; 生理活性; 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 [各类药材];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介绍台湾产新菌种樟芝的生物学特性 ,人工培育方法 ,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 ,开发现状及其展望。方法 :采用固体栽培法和深层液体培养法进行樟芝的人工培育 ,提取其有效成分进行抗氧化、免疫增强、护肝、抗肿瘤等试验。结果 :樟芝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均得到了良好地生长 ,深层液体培养缩短了培养周期 ,有效成分以多糖体、三萜类、固醇类、抗氧化物质为主 ,其子实体、菌丝体和液体培养的过滤液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护肝、抗肝炎、抗肿瘤、抗感染等多项生理活性 ,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结论 :深层液体培养樟芝弥补了野生樟芝资源的严重不足。樟芝野生和人工培育的子实体、菌丝体以及液体培养的过滤液可以加工制成具有抗肿瘤、抗肝炎、护肝、调节免疫、抗衰老、抗炎作用的保健食品和药品 ,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樟芝保肝制剂[P]. 陈劲初;陈清农;许胜杰;胡淼琳;蔡金川;戴宇昀;萧学民;庄正宏.中国专利:CN1386545A,2002-12-25
[2]  
樟芝的固体培养方法,所得固体培养物及其产品与用途[P]. 蓝明煌;蓝苍洲;蓝仲良;蓝仲民.中国专利:CN1379082A,2002-11-13
[3]  
樟芝菌丝体生物活性物质其制备法及含其组成物[P]. 陈劲初;陈清农;许胜杰.中国专利:CN1192098C,2002-06-12
[4]  
樟芝分离株、制备樟芝培养物的方法及所得的产物[P]. 黄仁彰;陈健祺;王伯彻.中国专利:CN1309176A,2001-08-22
[5]   樟芝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黄大斌 ;
杨菁 ;
黄进华 ;
翁景华 .
食用菌学报, 2001, (02) :24-28
[6]   福建省成功引进台湾血芝、台芝、樟芝、黑芝新菌株 [J].
林杰 .
中国食用菌, 1996, (05) :10-10
[7]   我国台湾产灵芝属一新种——樟芝 [J].
臧穆 ;
苏庆华 .
云南植物研究, 1990, (04) :395-396
[8]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M].杨庆尧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