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金矿尾矿中金的次生成矿作用

被引:4
作者
谭凯旋
郝新才
李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次生成矿作用; 金; 尾矿;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99.03.004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南湘西金矿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其中堆存时间最长的一号尾矿库中,金发生了显著的次生成矿作用。次生矿体平均金品位5.92g/t,平均厚度11.77m,可达小-中型金矿床规模。水化学分析、热力学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尾矿-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尾矿中金的溶解、迁移和次生成矿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银洞坡金矿浮选尾矿回收金银的研究与实践 [J].
何谦,孙革平 .
黄金, 1996, (04) :38-41
[2]  
矿物及有关化合物热力学数据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林传仙等 编著, 1985
[3]  
Heavy metals in soils in north Somerset, Englan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ntamination from base metal mining in the Mendips[J] . Brian E. Davies,Rhoda C. Bailinger.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199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