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栎林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在凋落物分解中的变化
被引:15
作者:
林英华
[1
]
杨德付
[2
]
张夫道
[3
]
王建修
[4
]
白秀兰
[1
]
王兵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4] 重庆市开县林业局
来源:
关键词:
土壤动物群落;
栎林;
集聚;
凋落物分解;
北京九龙山;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6.03.013
中图分类号:
S714.3 [森林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2002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凋落袋法(5、1、1/300 mm)对北京九龙山栎树(Quercus liaotungensis)纯林和混交林(辽东栎∶油松(Pinus tabulaeform is)=2∶1)凋落层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在两种林型98只分解袋中,共采集到土壤动物3 564只,隶属3门10纲19目,其中膜翅目(Hym enoptera)、啮虫目(Psocoptera)、双翅目(D iptera)、弹尾目(Collembola)和蜱螨目(Acariform es)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以杂食性为主。混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均大于栎树纯林,而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均低于栎树纯林,两种林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α=0.05差异不显著。3种凋落物袋中,栎树纯林土壤动物总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均为1 mm>5 mm>1/300 mm;混交林土壤动物个体数1 mm>5 mm>1/300 mm,类群数则5 mm>1 mm>1/300 mm,并在8或9月达最大值。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增长趋势,土壤动物群落异质性较高。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与凋落物分解残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rs<0.786,p>0.05)。蜱螨目在栎树纯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啮虫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10.33和8.53个月;膜翅目在栎树混交林凋落物中集聚的时间最长,双翅目集聚的时间最短,分别为9.95和8.13个月。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