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下的城中村发展演进机制

被引:9
作者
王立 [1 ,2 ]
王兴中
曾献君 [1 ]
谢利娟 [1 ]
机构
[1]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
[2]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中村; 城市社会—生活空间;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论体系为依据,从居民生活空间行为角度阐述了城中村发展演进的机制。指出:1.城中村的本质问题是城市社会空间问题;2.城中村的居住流动性与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外来流动人口具有适居性并构成其社会生活空间;3.城中村的发展演进步入了社区发展的轨道,并逐步纳入了城市社区体系与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Unlawful Occupation: Informal Settlements and Urban Policy in South Africa and Brazil.[J].Resetselemang Clement Leduka.Urban Forum.2008, 1
[2]   Self-help housing and informal homesteading in peri-urban America: Settlement identification using digital imagery and GIS [J].
Ward, Peter M. ;
Peters, Paul A.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7, 31 (02) :205-218
[3]   Place attachment::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 [J].
Hidalgo, MC ;
Hernández, B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1, 21 (03) :273-281
[4]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张京祥等; 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王兴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6]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M].王兴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7]   社会阶层化与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及其与城市娱乐业的(空间)关系 [J].
汪丽 ;
王兴中 .
人文地理, 2008, (02) :43-48
[8]   城市社区的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研究 [J].
刘晓霞 ;
王兴中 .
人文地理, 2008, (02) :39-42+128
[9]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模式与机制 [J].
冯健 ;
刘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4) :93-106
[10]   “城中村”非正规部门形成发展机制——以深圳市蔡屋围为例 [J].
尹晓颖 ;
薛德升 ;
闫小培 .
经济地理, 2006, (06) :96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