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研究 Ⅰ.向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基因型中导入显性核不育基因

被引:11
作者
周永明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武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核不育基因; 抑制基因; 轮回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同时携带显性核不育基因Ms和显性不育抑制基因Rf的甘蓝型油菜为父本,含有相应隐性等位基因的同类型油菜为母本,经一代杂交成功地把显性核不育基因导入具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基因型中。90%以上的杂种一代、回交和复交组合均表现为1可育:1不育的分离。在第一批转育所用的15个亲本中,有3个对由Ms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有抑制作用,它们能使相应的杂种在F1全部可育。不同的细胞质对Ms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尽管遗传背景以及异地和不同生长季节种植造成的环境因素的差异对Ms表达有微弱影响,个别组合中有少量半不育株产生,但由Ms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性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是稳定的,完全可以应用于甘蓝型油菜的轮回选择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验证 [J].
李树林 ;
钱玉秀 ;
吴志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6, (02) :1-8
[2]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及其应用 [J].
李树林 ;
钱玉秀 ;
吴志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5, (02) :1-12
[3]   显性雄性不育核基因Ta1在小麦育种上的价值与主要利用途径 [J].
邓景扬 ;
纪凤高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4) :6-11
[4]  
太谷核不育小麦[M]. 科学出版社 , 邓景扬 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