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14
作者
魏湘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多样性保护; 自然旅游; 旅游业; 旅游产业; 游客量; 生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 前言 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无疑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形成和实施则是持续发展赖以实现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国际自然保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前一时期的自然保护实践相比,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地将保护目标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McNeely等,1992;WRI等,1993),使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明确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 [J].
赵宏 ;
常仲农 ;
王礼嫱 .
中国环境管理, 1992, (03) :7-9
[2]   急需增加自然保护资金 [J].
郭方 .
重庆环境科学, 1992, (02) :43-44+52
[3]   自然保护区多种经营问题初探 [J].
具诚 ;
李万林 .
野生动物, 1989, (05) :14-16+39
[4]   如何认识森林旅游与自然保护的关系附视频 [J].
张建列 ;
刘杰 .
野生动物, 1988, (05) :13-14
[5]   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战略 [J].
张桂新 .
野生动物, 1986, (06) :6-9
[6]  
世界自然保护.[M].刘双进;张康生编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