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浆细胞因子IL-4和IFN-γ时相的变化

被引:21
作者
陈冬 [1 ]
李玉晓 [2 ]
李添应 [1 ]
冯炼强 [3 ]
文卫平 [1 ]
林志斌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2]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头颈外科
[3] 中山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T辅助细胞; 过敏性鼻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65.21 [鼻炎];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模型外周血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Th细胞)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探索AR的发病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卵蛋白辅以氢氧化铝和灭活百日咳杆菌佐剂致敏,用1%的卵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鼻激发,建立AR模型。对照组用实验组等量氢氧化铝和灭活百日咳杆菌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滴鼻。激发后2、4、8、12、24、36和72小时及第6、8和10天,自尾静脉采血,每次0.5ml,分离血浆,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4和INF-γ的量。结果实验组10只大鼠中8只被激发为AR模型,激发后4小时血浆IL-4水平(8.7±7.2pg/ml)较对照组(6.1±4.7pg/ml)明显升高(P<0.05);第8天达到(14.2±9.5)pg/ml,与对照组(5.7±4.6)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后始终维持在此水平。实验组血浆INF-γ在激发后4小时亦升高,12小时达到最高水平(10.6±8.1pg/ml),较对照组(7.4±6.3pg/ml)明显升高(P<0.05),然后逐渐下降。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4和INF-γ在AR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NF-γ在炎症早期可能起主导作用,而IL-4在AR炎症晚期可能发挥主要作用,IL-4和INF-γ在炎症的整个过程中存在时相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4 /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哮喘患儿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比值及其与Th1/Th2平衡间的关系 [J].
檀卫平 ;
李静 ;
夏焱 ;
吴葆菁 ;
麦贤弟 ;
李晓圆 ;
黄花荣 ;
黄绍良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1) :95-98+112
[2]   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血清IgE、IL-4和IL-17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吴革平 ;
章如新 ;
温武 ;
燕志强 ;
余少卿 ;
孙伟 .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 (02) :69-72+138
[3]   克鼻敏汤剂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 [J].
徐军发 ;
唐湘涓 ;
成丽兰 ;
陈小芳 ;
何胜华 ;
章诗富 .
现代免疫学, 2006, (02) :147-151
[4]   变应性鼻炎鼻粘膜P物质受体的研究 [J].
安云芳 ;
赵长青 ;
朱庆义 ;
李连青 ;
杨平常 ;
陶正德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03)
[5]   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early and the late phase of allergic rhinitis [J].
Hansen, Inga ;
Klimek, Ludger ;
Moesges, Ralph ;
Hoermann, Karl .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4, 4 (03) :159-163
[6]   Rhinitis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dult-onset asthma [J].
Guerra, S ;
Sherrill, DL ;
Martinez, FD ;
Barbee, RA .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2, 109 (03) :419-425
[7]  
TH1 and TH2 Cells: Different Patterns of Lymphokine Secretion Lead to Different Functional Properties[J] . T R Mosmann,R L Coffman.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 19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