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沟泥石流堆积物的时代及成因

被引:13
作者
雷祥义
李昭淑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西北大学地理系 西安
[3] 西安
关键词
泥石流堆积; ESR测年; 石英颗粒; 表面结构;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1993.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石英ESR和14C测年结果,蒋家沟泥石流堆积可分为晚更新世形成的古泥石流堆积和近代泥石流堆积两类。古泥石流堆积再分为早、中、晚三期。扫描镜下观察蒋家沟古泥石流堆积中的石英砂表面机械结构特征和现代泥石流十分相同,例如两者的颗粒都呈尖锐棱角状,粒面上均发育很好的贝壳状断裂结构、解理面、凹坑、擦痕(或擦沟)等,这表明二者的形成环境是相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5+193 +193-1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划分、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质特征 [J].
雷祥义 .
第四纪研究, 1992, (02) :128-135+194
[2]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Ⅱ.古季风变迁 [J].
安芷生 ;
吴锡浩 ;
汪品先 ;
王苏民 ;
董光荣 ;
孙湘君 ;
张德二 ;
卢演俦 ;
郑绍华 ;
赵松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11) :1209-1215
[3]   冲积物中石英ESR测年的研究 [J].
业渝光 ;
和杰 ;
刁少波 ;
高钧成 .
地质科技情报, 1991, (02) :93-96
[4]   陕西渭南介子村黄土的热释光测年 [J].
卢演俦 ;
赵华 .
地质论评, 1991, (04) :356-362
[5]   最近13万年黄土高原季风变迁的磁化率证据 [J].
安芷生 ;
S.Porter ;
G.Kukla ;
肖举乐 .
科学通报, 1990, (07) :529-532
[6]   中国黄土区第四纪古气候变化 [J].
王永焱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0) :1099-1106
[7]   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定第四纪物质年龄的研究 [J].
黄培华 ;
彭子成 ;
金嗣炤 ;
梁任又 ;
王兆荣 ;
马其观 ;
全裕才 .
科学通报, 1986, (06) :453-455
[8]   西安白鹿塬黄土物质来源问题 [J].
雷祥义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1) :57-66+132-134
[9]   黄土中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与中国黄土的成因 [J].
王永焱 ;
滕志宏 ;
岳乐平 .
地理学报, 1982, (01) :35-40
[10]   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的初步分析 [J].
李椷 ;
陈琴德 ;
康志成 .
地理学报, 1979, (02) :156-16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