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长江中游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46
作者
李建 [1 ,2 ]
夏自强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关键词
物理栖息地; 生态流量; 加权可利用面积; 数值模拟;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1.06.007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Delft3D水力学模型和栖息地模型组成物理栖息地模拟模型以研究鱼类的生态环境。以长江中游宜昌至枝江河段为研究区域,以长江的重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为目标物种,结合流速及水深两个栖息地限制因子计算研究区域内不同流量下四大家鱼4个产卵场的栖息地面积,得到了流量与栖息地面积关系曲线。分析该曲线,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四大家鱼4—6月份产卵期间的最小生态流量为4570m3/s,适宜生态流量范围为12000~15500m3/s。计算结果在传统水文学法界定的生态流量范围之内,分析认为该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为四大家鱼的保护和三峡及葛洲坝工程的生态调度提供参考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栖息地模拟的河道生态需水量多目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郝增超 ;
尚松浩 .
水利学报, 2008, (05) :557-561
[2]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河道内生态流量研究 [J].
张文鸽 ;
黄强 ;
蒋晓辉 .
水科学进展, 2008, (02) :192-197
[3]   河流生态径流计算的逐月频率计算法 [J].
李捷 ;
夏自强 ;
马广慧 ;
郭利丹 .
生态学报, 2007, (07) :2916-2921
[4]   基于生态水深-流速法的河段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J].
李梅 ;
黄强 ;
张洪波 ;
张俊华 .
水利学报, 2007, (06) :738-742
[5]   最小生态径流的内涵及计算方法研究 [J].
于龙娟 ;
夏自强 ;
杜晓舜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18-22
[6]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调查 [J].
Survey Team of Spawning Grounds of Domestic Fishes in Chanjiang River .
水产学报, 1982, (04) :287-305
[7]  
长江重要鱼类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研究[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思发著, 2001
[8]  
Evaluation of suitable hydraulic conditions for spawning of ayu with horizontal 2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HABSIM[J] . Takayuki Nagaya,Yoshiki Shiraishi,Kouki Onitsuka,Makoto Higashino,Tohru Takami,Noriharu Otsuka,Juichiro Akiyama,Hiroaki Ozeki.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8 (1)
[9]   The use of PHABSIM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isher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J].
Spence, R ;
Hickley, P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0, 16 (01) :153-158
[10]  
A guide to stream habitat analysis using the instream flow incremental methodology .2 Bovee K D. Instream Flow Information Paper No.12 FWS/OBD-82-26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