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水稻叶绿素变化与感光性和感温性关系分析
被引:8
作者:
唐志明
[1
,2
]
李华军
[3
]
卢东柏
[1
]
李志新
[4
]
李晓方
[1
]
杨俊
[1
]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
[3] 华南师范大学
[4] 长江大学农学院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稻;
感光性和感温性;
生育期;
叶绿素;
SPAD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水稻叶绿素变化与叶片衰老紧密联系,影响叶绿素变化有高温、强光等因素,但叶绿素变化与感光性和感温性方面的研究很少,为试图分析这两者间的联系,同时分析叶绿素含量本底与叶绿素变化间的联系,分别通过35个、133个材料在广州和湖北荆州两地多组试验,研究始穗期在不同生态区的变化,即利用出穗促进率,反映水稻不同材料的感光性和感温性,进一步研究出穗促进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此外,对叶绿素含量本底不同的材料,按高低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材料叶绿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始穗后的第14天到第18天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减少百分率与出穗促进率呈显著的正相关,35、133个材料分别对应的相关系数是0.5093、0.3036。同时试验还表明,叶绿素含量本底高的材料,在始穗后第9~13天其叶绿素降低幅度较本底低的材料小,而在第14~18天降低幅度反而大,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绿素高低两组材料分开进行出穗促进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低SPAD值组的相关系数更高,达极显著水平。始穗后第14~18天叶绿素变化与感光性和感温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期叶绿素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感光性和感温性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