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粳稻品种SSR多态性检出率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鲍根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富田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井县农业试验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小林麻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井县农业试验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骆荣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张小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王俊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叶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2] 福井县农业试验场
来源:
关键词:
粳稻;
近缘品种;
SSR分析;
多态性;
检出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395对SSR引物测得多态性检出率:日本近缘品种(粳型)间为11.12%,日本近缘品种与意大利品种(粳型)间、与美国品种(籼型)间及与菲律宾品种(籼型)间分别为17.58%、20.80%和38.62%,显示相同粳稻生态型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低于不同生态型品种间,而相同粳稻生态型内,日本近缘品种间的多态性检出率更低。在日本近缘品种中,不同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差异较大,其变幅为3.79~15.95%。此外,不同染色体间引物的多态性检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10染色体的供试引物多态性检出率无论在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或相同生态型品种间均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549 / 25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穞稻分类地位的SSR证据[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7) : 937 - 942魏兴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杨致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董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余汉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王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袁筱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汤圣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
- [2] 水稻长穗颈基因eui2(t)共分离SSR标记的获得[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3) : 456 - 459朱宏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方宣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杨仁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 [3] 水稻胚乳突变体的诱发及其微卫星分子标记鉴定[J]. 核农学报, 2003, (03) : 175 - 178吴殿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段智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舒庆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沈圣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夏英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 [4]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SSR标记和纯度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 2 - 6彭锁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庄杰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颜启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郑康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5]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 1437 - 1441朱作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孙传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付永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张培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利用SSR标记定位明恢63的2对恢复基因[J]. 遗传学报, 2002, (09) : 798 - 802何光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王文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刘国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侯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肖月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唐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杨正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裴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西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重庆,北京,北京,
- [7] 利用水稻功能基因SSR标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 349 - 353赵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Akbar Ali Cheema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J]. 遗传学报, 2002, (03) : 250 - 254段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毛加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朱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9]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附视频[J].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4) : 3 - 7姚海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姚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嘉兴汤美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嘉兴陈自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