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系统概念的由来及内涵

被引:17
作者
汪时成
周庆凡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2]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调查层次; 地质单元; 子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含油气系统概念在 1972年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Dow首先提出 ,历经Perrodon ,Demaison ,Meissner,Ulmishek及Magoon等人补充、修改而完善。含油气系统为一个有效源岩体和所有有关油气的天然系统 ,包括油气藏存在所必需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 ,与沉积盆地、成藏组合和勘探目标等层次构成一个油气调查序列 ,侧重研究生油气源岩体与油气之间的成因关系。因此 ,含油气系统不属新理论范畴 ,而是一种适用于研究油气的新方法 ,研究对象为某一油气成因单元。含油气系统因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不同功能 ,可进一步划分为生成子系统、运移子系统和聚集 (保存 )子系统。我国的含油气系统不仅仅由单一系统构成 ,而多发育复式含油气系统。在引进和应用含油气系统的方法时 ,不要盲目套用 ,也不要不切实际地进行所谓的修改与创新 ,而应视我国的具体地质情况而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79 / 2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北地区寒武系—奥陶系源岩含油气系统研究 [J].
周庆凡 ;
汪时成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9, (03) :274-280
[2]   多旋回构造变动区的油气系统 [J].
张厚福 ;
孙红军 ;
梅红 .
石油学报, 1999, (01) :16-20+3
[3]   南海北部多幕裂陷作用与含油气系统 [J].
吴培康 .
石油学报, 1998, (03) :23-27+4-5
[4]   油气地质系统 [J].
周庆凡 .
石油知识, 1994, (03) :30-30
[5]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进展.[M].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  
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和方法.[M].(美)马贡(Magoon;LeslieB.)主编;杨瑞召等译;.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