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鲍尔格曼的“焦点物”理论看新疆坎儿井角色的转变

被引:4
作者
翟源静
刘兵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焦点物; 焦点实践; 设备; 新疆坎儿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借用鲍尔格曼的"焦点物"理论的视角,对新疆坎儿井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角色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新疆坎儿井的地位由"焦点物"到被"等价设备"所替代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手段"和"目的"分裂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心理和社会问题。为了弥合这种裂痕,文章就新疆坎儿井的案例提出拯救和保护现有坎儿井的措施之一构建坎儿井"焦点实践",使人们在现代化背景下能够再遇"焦点物",回归生活的深刻性和完整性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疆坎儿井工程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 [J].
翟源静 ;
刘兵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0, 2 (01) :31-37
[2]   焦点物与实践——鲍尔格曼对海德格尔的继承与发展 [J].
邱慧 .
哲学动态, 2009, (04) :63-66
[3]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吴国盛; 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海德格尔.[M].(德)比梅尔(WalterBiemel)著;刘鑫;刘英译;.商务印书馆.1996,
[5]  
存在主义祖师爷-海德格尔.[M].(英)斯坦纳著;阳仁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6]  
“坎儿井”能否清水长流.[N].李新彦;白剑峰;.人民日报.2000, 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