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冷战时代中美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

被引:20
作者
杨震 [1 ]
周云亨 [2 ]
朱漪 [3 ]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
[2] 浙江大学
[3] 上海开放大学
关键词
后冷战时代; 海权; 南海问题; 中美关系;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15.04.004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D823 [边界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由于安全、经济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海复合型国家的中国开始缓慢而坚定地释放其海权潜力,并将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其战略目标。作为中国周边四大海域中面积最为辽阔的南海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重点区域。区域外大国美国出于霸权护持、地缘战略以及军事等各方面的考虑,在南海问题上加强了对中国发展海权的制约。鉴于南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其资源、航运价值以及军事价值对中国的发展不可或缺,中国必须对此进行反制。中美南海海权矛盾从根本上来说是霸权国进行控制与新兴大国进行反制之间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杨震.复旦大学.2012, 02
[2]   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军事竞争与战略平衡 [J].
胡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5) :64-84+158
[3]   国际经济地位变化与中日关系前景 [J].
张可云 .
湖湘论坛, 2014, 27 (01) :30-35
[4]   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地缘政治分析 [J].
张学昆 .
国际论坛, 2013, 15 (06) :21-26+77
[5]   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评析 [J].
贾浩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4 (05) :17-30
[6]   中国应对突出海洋问题的国际法论析 [J].
金永明 .
国际展望, 2013, (04) :57-67+140
[7]   南海地缘政治形势发展的动因——以2011—2012年为研究时段 [J].
曲恩道 .
太平洋学报, 2013, 21 (04) :46-54
[8]   中关东亚海上权力和平转移:风险、机会及战略 [J].
胡波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3) :27-44+155
[9]   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国家利益 [J].
杨光海 .
新东方, 2012, (06) :10-16
[10]   关于中国海权的几点思考 [J].
杨震 ;
周云亨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3)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