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检查对目标病变钙化的评价

被引:4
作者
蒋廷波
宋建平
杨向军
刘志华
蒋文平
机构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江苏苏州
[3] 江苏苏州
关键词
超声检查,介入性; 钙化; 冠状动脉疾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0.4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研究目标病变钙化情况。方法 :113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血管内超声检查及测量 :强回声伴声影判断为钙化灶 ,若目标病变 2处以上钙化 ,钙化弧相加。根据钙化在血管内超声图像上血管壁内分布的位置可将钙化部位分成下列几类 :①浅表性钙化。②深层钙化。③混合性钙化 ,冠状动脉造影 :依据荧光透视下钙化的特征性表现发现目标病变钙化。结果 :血管内超声发现 6 5例(5 7.5 % )目标病变钙化 ,平均钙化弧为 (112± 10 6 )°。其中浅表性钙化 35例 (5 3.8% ) ,深层钙化 11例 (16 .9% ) ,混合性钙化 19例 (2 9.2 % )。并发现 5 9例 (2 9% )参考血管病变钙化 ,平均钙化弧为 (6 8± 6 5 )°(与目标病变相比P <0 .0 1) ,其中浅表性钙化 4 1例 (6 9.5 % ) ,深层钙化 6例 (10 .2 % ) ,混合性钙化 12例 (2 0 .3% )。而荧光透视仅发现 2 0例 (18% )目标病变钙化 (与血管内超声相比P <0 .0 1)。结论 :血管内超声可以准确地识别冠状动脉内斑块钙化程度、分布 ,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Restenosis rate after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guided stent implantation. Blasini R,Neumann F J,Schmitt C,et al.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 1998
[2]  
Prevalence of fluoroscopic coronary calcific deposits in high-risk asymptomatic persons. Detrano R,Wong N,French W,et al. American Heart Journal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