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知识”与“看不见的知识”

被引:2
作者
袁靖圻
机构
[1]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南昌
关键词
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知识经济; 个人创造力; 社会创造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现代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要广泛、深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看得见的知识)和隐性知识(看不见的知识)两大类.隐性知识蕴藏在人们的头脑中,表现为新的思想、新的方案和用新的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它在个人和组织的创新活动中起关键性作用。隐性知识不能大“熟记”现成知识的方式来获得.中国的教育,必须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大力度改革,应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M].黄顺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