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分别从新乡市3所高校随机抽取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每一研究对象进行评定;SCL-90各因子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2分者为有心理问题组(n=91),<2分者为无心理问题组(n=516);比较两组间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和社会支持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结果:在607名研究对象中,有明显心理症状者91名(15%);有心理问题组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1.7±0.6)、强迫(2.5±0.9)、焦虑(2.1±0.7)、人际关系项(2.1±0.7)得分分别明显高于无心理问题组(t=1.93,2.44,1.96,2.37,P<0.05);有心理问题组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2.4±3.1)和利用度(1.3±2.0)分别明显低于无心理问题组(t=2.74,2.21,P<0.05);有心理问题组中女大学生抑郁情绪(2.7±0.5)比男生(1.9±0.7)严重,其主观支持(2.7±1.3)也明显低于男生(1.7±0.9)(P<0.05)。结论: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关,其中主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