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25
作者
秦磊
机构
[1]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古泻湖; 七里海; 湿地; 遥感; 环境演变;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七里海古泻湖湿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是全新世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留下的众多古泻湖湿地之一。分析了七里海古泻湖湿地形成、演变的区域地质背景,指出七里海古泻湖至少经历了3次大规模萎缩,其西南部萎缩较快,东北部萎缩相对较慢。利用历史资料研究了近5000a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形成、演变过程,并以1950年航空照片和1976年、1981年、1987年、2000年、2005年的MSS、TM和E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近百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距今5000a,七里海地区为海相沉积环境,海岸线穿越宁河的潘庄镇、大海北、小海北一带;距今3800~3000a,海岸线退至造甲城、七里海镇一带;到清朝乾隆年间,七里海湿地逐渐被分割成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湖底不断淤积,水面不断萎缩,逐渐演变为湖泊、沼泽湿地;1926~2005年间,七里海湿地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1926~1950年为自然变化阶段,七里海湿地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该阶段七里海湿地仍由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组成;1951~1981年为改造治理阶段,七里海被潮白河拦腰截断,分为东、西七里海,后海被改造为农田;1982~2005年为围垦和水产养殖阶段,东、西七里海的大面积水域以及湿地周围的大片农田都被改建为养殖池,自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导致七里海湿地景观类型日趋单一,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 [J].
王祖伟 ;
刘明舵 ;
李兆江 ;
吕绍生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248-251
[2]   天津市湿地环境变迁及成因分析 [J].
曹喆 ;
丁立强 ;
梅鹏蔚 .
湿地科学, 2004, (01) :74-79
[3]  
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修复[J]. 吕绍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5)
[4]  
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修复[J]. 吕绍生.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5)
[5]   天津地区水鸟区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J].
张淑萍 ;
张正旺 ;
徐基良 ;
孙全辉 ;
刘冬平 .
生物多样性, 2002, (03) :280-285
[6]   渤海湾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 [J].
钟新宝 ;
康慧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31-13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