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被引:14
作者
李爱华
江志红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季雨带推进; 联合经验正交展开;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2.006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东部355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空间均一化降水指数,并利用联合经验正交展开(EEOF)等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以110°E为界分东西两个雨带中心向北推进,且由于两雨带进程不一致,致使整个东部夏季雨带呈东北—西南向向北推进;当雨带推进偏强时,雨带易偏北,夏季多出现Ⅰ型降水分布,雨带推进偏弱时,雨带易偏南,夏季多出现Ⅱ型、Ⅲ型降水分布;中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强度在1966年和1979年发生明显突变,1957—1966年雨带推进偏强,而在1979—1989年雨带推进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J].
江志红 ;
何金海 ;
李建平 ;
杨金虎 ;
王冀 .
地理学报, 2006, (07) :675-686
[2]   东部夏季降水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SSTA的联系 [J].
余贞寿 ;
孙照渤 ;
王学忠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89-196
[3]   近44a中国冬夏气温变率及其对区域变暖性的影响 [J].
吴胜安 ;
江志红 ;
屠其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6) :830-836
[4]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J].
陈隆勋 ;
李薇 ;
赵平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45-355
[5]   1951~1994年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的统计诊断分析 [J].
施能 ;
陈辉 ;
屠其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2) :40-44
[6]   我国东部夏季三类雨型的诊断和预测方法研究 [J].
陈寅生,施能,刘海波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5, (03) :327-332
[7]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季度预报方法 [J].
廖荃荪 ;
赵振国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2, (S1) :1-9
[8]   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的划分及预报 [J].
魏凤英 ;
张先恭 .
气象, 1988, (08) :15-19
[9]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34, (01) :1-2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