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

被引:34
作者
康悦
李振朝
田辉
刘蓉
史小康
张静辉
文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植被指数; 气温;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82~2001年NOAA/AVHRR(美国大气海洋局卫星/甚高分辨率辐射计)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2000~2008年EOS/MODIS(地球观测系统卫星/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NDVI资料以及1982~2008年黄河源区的玛多、玛曲和兴海气象台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玛多、玛曲和兴海地区卫星遥感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源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呈现退化趋势。1982~1990年黄河源区植被退化主要发生黄河源区鄂陵湖以东区域;1991~2000年植被退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源区北部兴海共和地区以及若尔盖草原;2000~2008年植被退化范围扩大至黄河上游主要水源涵养区的玛曲草原,但源区北部的兴海和共和地区却出现了植被增加的趋势。黄河源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为: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区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最为敏感,气温低于0.0℃时,植被指数对气温的变化没有响应,当月平均气温大于5.0℃时,植被指数随气温的升高呈指数关系增长。局地降水对植被的影响非常复杂,在生长初期(4~6月)影响很大,但随着植被生长丰茂,植被指数达到高值而趋于饱和时,对局地降水的响应就会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青海省天然牧草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J]. 祁如英,张成昭,郭卫东.青海气象. 2008(04)
[2]  
青海省天然牧草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J]. 祁如英,张成昭,郭卫东.青海气象. 2008 (04)
[3]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覆被变化分析 [J].
张帅 ;
邵全琴 ;
刘纪远 ;
徐新良 .
资源科学, 2008, (10) :1547-1554
[4]   近几十年黄河源区气候与植被变化及相关分析 [J].
柳媛普 ;
吕世华 ;
李锁锁 ;
尚伦宇 .
高原气象 , 2007, (05) :1045-1051
[5]   黄河上游丰、枯水年汛期及前期的环流特征分析 [J].
蓝永超 ;
林纾 ;
文军 ;
畅俊杰 .
高原气象 , 2007, (05) :1052-1058
[6]   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 [J].
刘蓉 ;
文军 ;
张堂堂 ;
刘远永 ;
李振朝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3) :371-381+297
[7]   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 [J].
张镱锂 ;
丁明军 ;
张玮 ;
刘林山 ;
王兆锋 ;
阎建忠 ;
摆万奇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7, (03) :500-507+639
[8]   黄河上游玛曲县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研究 [J].
王小平 ;
郭铌 ;
杨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4) :4776-4783
[9]   气候变化对黄河河源区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J].
蓝永超 ;
沈永平 ;
李州英 ;
刘进琪 ;
马建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6) :57-62
[10]   基于遥感的植被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J].
马明国 ;
王建 ;
王雪梅 .
遥感学报, 2006, (03) :4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