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病原感染与病害发生关系探讨

被引:8
作者
贺桂珍
李贇
王崇明
黄剑宇
王秀华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山东青岛 
[4] 山东青岛 
基金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关键词
栉孔扇贝; 病原体; 病毒; 类立克次氏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44.4 [各种海水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电镜负染技术检测自然海区养殖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栉孔扇贝组织提取液,分别发现病毒和类立克次氏体(RLO)两种病原体。动态检测两类病原体感染状况与整个养殖期间栉孔扇贝发病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养殖期间病毒感染率在80%~100%之间,最大感染强度出现在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7、8月份。人工感染病毒的栉孔扇贝,其病毒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养殖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时期相当。而两种情况下栉孔扇贝类立克次氏体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未见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病毒可能是造成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Rickettsia-like organisms in the cytoplasm of gill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Pacific oyster Crassostrea gias. Renault T,Cochennec N.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 1994
[2]   海湾扇贝消化盲囊衣原体样生物的病理学研究 [J].
王文兴 ;
罗挽涛 ;
薛清刚 ;
宋庆云 ;
朱俊萍 ;
谭金山 ;
候颖一 ;
邹国祥 .
海洋科学, 1998, (03) :23-25
[3]   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探讨 [J].
于瑞海 ;
王如才 ;
田传远 ;
王昭萍 .
海洋湖沼通报, 1998, (03) :69-72
[4]  
Endemic diseases of cultured shellfish of Long Island, New York: adult and juvenile American oysters ( Crassostrea virginica ) and hard clams ( Mercenaria mercenaria ). Myers T R. Aquaculture . 1981
[5]  
Trends in research on diseases of bivalve mollusks. Hine P M. Bulletin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Fish Pathologists . 1997
[6]  
Chlamydiae(withphages),mycoplasmas,andrickettsiaeinChesapeakeBaybivalves. HarshbargerJC,ChangSC,OttoSV. Science . 1977
[7]  
Marine viruses and their biogeochemical and ecological effects. Fuhrman J A. Nature . 1999
[8]  
原生动物学专论[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宋微波等著, 1999
[9]  
病理学技术[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伯〓等主编, 2000
[10]   扇贝的养殖环境及其体内的细菌学分析 [J].
宋庆云 ;
罗挽涛 ;
王文兴 ;
薛清刚 .
黄渤海海洋, 1997, (03)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