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现象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被引:1
作者
彭靖
刘卓宝
张胜年
机构
[1]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
[2]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关键词
赤潮毒素; 人体健康; 贝毒; 赤潮现象; 沿岸海域;
D O I
10.19428/j.cnki.sjpm.2000.09.001
中图分类号
X503.1 [对人体的危害];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03 / 40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赤潮生物的毒害机理与毒素生物化学研究 [J].
周成旭 ;
严小军 .
海洋科学, 2000, (05) :23-26
[2]   甲藻赤潮对养鲍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J].
陈全震 ;
何德华 .
水产学报, 2000, (02) :151-155+199
[3]   同安水环境藻类及藻类毒素分布调查 [J].
孙昌盛 ;
陈华 ;
薛常镐 ;
陈建玲 ;
康天尝 ;
陈铁晖 ;
洪作艺 .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02) :51-52
[4]   赤潮及其影响 [J].
孙冷 ;
黄朝迎 .
灾害学, 1999, (02) :52-55
[5]   南海赤潮有毒甲藻链状-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 [J].
陈月琴 ;
屈良鹄 ;
曾陇梅 ;
齐雨藻 ;
郑磊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9, (03) :106-112
[6]   赤潮现象 [J].
张汉光 .
生物学通报, 1999, (03) :11-12
[7]   辽东湾赤潮污染海区贝类软海绵酸的染毒情况调查分析 [J].
刘宁 ;
潘国伟 ;
李春盛 ;
徐峰 ;
刘敏 ;
梁英政 ;
张尚文 ;
陆守政 .
中国公共卫生 , 1999, (03) :31-32
[8]   赤潮科学中藻菌关系研究的若干进展 [J].
连玉武 ;
王艳丽 ;
郑天凌 ;
洪华生 .
海洋科学, 1999, (01) :35-38
[9]   赤潮的毒素研究工作及问题 [J].
尹伊伟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7, (02) :45-45
[10]   ‘赤潮’神经毒素brevetoxin B合成 [J].
江英 .
中国环境科学, 1995, (05) :4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