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2740人的血压水平10年(1992-2002)变化情况

被引:128
作者
孙佳艺
赵冬
王薇
刘静
吴桂贤
王文化
李岩
吴兆苏
机构
[1] 北京市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
[2] 北京市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 流行病学;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2005.02.012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人群个体血压水平1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于199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和首钢地区35-64岁人群,进行了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持续10年对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随访。在2002年对相同人群再次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中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10年间平均收缩压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增加;平均舒张压水平在55岁以前呈上升变化,在55-64岁组呈轻度下降;(2)1992年与2002年相同年龄组间比较(例如1992年45-54岁与2002年45-54岁),平均收缩压水平、平均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增加;(3)10年间总的高血压患病率南27.6%增加到48.8%,55-6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最高,35-4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幅度最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在全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加,65-岁组的ISH所占比例最高,达61.8%;(4)1992年血压在120/80mmHg以下、120-129/80-84mmHg、130-139/85-89mmHg3个亚组的人群到2002年成为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2.2%、44.7%和64.3%。结论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不同的变化;目前45-64岁年龄组人群的平均收缩压水平、平均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均较10年前45-64岁年龄组人群高;随年龄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 [J].
赵冬 ;
吴兆苏 ;
王薇 ;
刘静 ;
吴桂贤 ;
曾哲淳 ;
王文化 ;
刘军 ;
秦兰萍 ;
刘飒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0) :39-44
[2]   6565例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压情况分析 [J].
陈良细 ;
王柳宁 ;
韦春凌 ;
肖立辉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1, (01) :1-2
[3]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 Ⅲ.危险因素水平与心血管病的联系[J].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吴英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