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及其变异分析

被引:55
作者
闻平 [1 ]
陈晓宏 [1 ]
刘斌 [2 ]
杨晓灵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磨刀门水道; 咸潮入侵; 变异; 压咸流量;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已成为江门、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重要的水源地,相应咸潮入侵对供水安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潮相变化、径流—咸潮的响应模式、风对咸潮入侵的影响及咸潮入侵的历史演变趋势及其变异、最小压咸流量及最佳压咸时机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咸潮入侵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有利于咸潮入侵的风向为北风~东北风。以思贤滘流量(即马口水文站与三水水文站流量之和)为参照,为保障珠海、澳门供水安全,磨刀门水道最小压咸流量范围为2200-2700m3/s,平均流量为2450m3/s,最佳压咸补淡的时机为大潮转小潮期,也就是朔望(半月)周期的落潮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江三角洲的咸害问题 [J].
黄新华 ;
曾水泉 ;
易绍桢 ;
注晋三 .
地理学报, 1962, (02) :137-148
[2]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三角洲咸潮入侵的影响 [J].
周文浩 .
热带地理, 1998, (03) :266-269+285
[3]   2004-2005年冬春珠江三角洲咸潮预警的评价分析 [J].
闻平 ;
杨晓灵 .
人民珠江, 2006, (03) :10-12+47
[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咸潮活动特点及重点研究领域探讨 [J].
胥加仕 ;
罗承平 .
人民珠江, 2005, (02)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