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土地流转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几个认识误区

被引:14
作者
贺雪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 耕地; 收益; 当前中国; 农民; 耕种用地; 农业用地; 财政管理; 劳动者; 农产品供给; 小农生产; 经济作物; 工业原料作物; 种植业; 粮食产量; 农产品产量; 进口棉花; 土地流转; 土地使用制度; 复种指数; 农业生产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正>谁来养活中国从农产品供给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农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种植业,二是养殖业。就种植业来讲,主要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要占到全国耕地的70%左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种植技术成熟,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耐储存,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因此,粮食作物一般不存在与市场对接的问题,其收益也十分稳定,既不可能大赚,也很难大赔。除种植粮食以外的大约30%耕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油料、蔬菜、棉花、瓜果、药材,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一般不耐储存,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因此,种植经济作物可能收益很高,也可能严重亏损,经济作物的高收益是与其高风险相一致的。当前中国18亿亩耕地生产农产品的能力是相当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