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归与随机模拟的区域森林碳分布估计方法比较

被引:21
作者
沈希 [1 ,2 ]
张茂震 [1 ,2 ,3 ]
祁祥斌 [1 ,2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3] 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 碳密度; 碳分布; TM影像; 序列高斯协同模拟; 临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临安市为例,利用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和同年度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和序列高斯协同模拟方法分别模拟森林地上部分碳密度及其分布,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估计得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2365404.37t,碳密度平均值为9.0000t·hm-2,最大值为73.7144t·hm-2,最小值为0.7156t·hm-2;序列高斯协同模拟得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3291659.83t,碳密度平均值为12.5233t·hm-2,最大值为78.9133t·hm-2,最小值为0.0833t·hm-2;根据200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按随机抽样方法估计研究区森林碳储量为2708897.90t,样地碳密度平均值为10.3065t·hm-2,其最大值为96.9625t·hm-2,最小值为0;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结果更接近地面样地估计结果,而且碳密度分布范围更合理;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估计结果与地面样地估计结果之差的累积平方和为9857.4619,而序列高斯协同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之差的累积平方和为8018.4625;序列高斯协同模拟较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在估计区域森林碳空间分布上有明显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J]. 刘爽.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9(03)
[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J]. 刘爽.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09 (03)
[3]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J].
王秀云 ;
孙玉军 .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05) :24-29
[4]   安徽省乔木林固碳能力研究 [J].
孙世群 ;
王书航 ;
陈月庆 ;
邹婷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7) :144-147
[5]   “薯”年美食总动员 [J].
初雪 .
绿色中国, 2008, (10) :12-13
[6]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J].
黄从德 ;
张健 ;
杨万勤 ;
唐宵 ;
赵安玖 .
生态学报, 2008, (03) :966-975
[7]   江西省森林植被乔木层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 [J].
魏文俊 ;
王兵 ;
李少宁 ;
马向前 ;
孙建军 ;
陈方建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5) :767-772
[8]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9]   森林动态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 [J].
刘平 ;
马履一 ;
段劼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7, (03) :45-50
[10]   水稻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随机模拟和不确定评价 [J].
史舟 ;
李艳 ;
程街亮 .
环境科学, 2007, (01) :20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