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贫困程度测度与扶贫资金动态绩效分析

被引:11
作者
刘林
李翠锦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疆; 农村; FGT贫困指数; 状态空间模型;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2.03.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存的特殊地区,扎实应对和稳步解决新疆贫困问题,事关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首先,通过测算1994—2009年FGT贫困指数后发现:新疆农村的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的变化趋势具有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而且近几年减贫速度明显放缓,甚至有趋于加重的趋势;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状况也不容乐观,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然后,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扶贫资金对贫困程度的动态扶贫绩效,得出以下结论:信贷扶贫资金的整体表现最佳,财政扶贫资金作用居中,以工代赈资金则在降低贫困强度方面表现较好;同时,总结出以下规律:当贫困程度较深时,具有较强盈利性的信贷扶贫资金和较强扩散性的财政扶贫资金更为有效;当由大范围贫困转为少数人贫困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以工代赈资金更为有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疆农村贫困的测度及其变动原因分析 [J].
李翠锦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1) :5956-5959
[2]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对新疆农村居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 [J].
玛依拉米吉提 ;
阿依吐逊玉素甫 .
经济问题, 2010, (01) :69-72
[3]   新疆扶贫资金投入及使用的绩效分析 [J].
赵珍 ;
石延玲 .
新疆财经, 2006, (04) :9-13
[4]   新疆兵团边境贫困农场现状及扶贫效应分析 [J].
李万明 ;
王太祥 ;
胡宜挺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5
[5]   扶贫模式的作用机理与评析—以新疆以工代赈为例 [J].
郭晖 ;
刘芳 ;
柴军 ;
赵明亮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06) :429-433
[6]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